公告
临沂信息港(http://www.linyi555.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临沂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沂水镇东关街

发布时间:2017-08-18 11:17:29
核心提示:沂水镇东关街。位于沂水县城中心,系沂水县城较为繁华的商业街。辖区面积0.43平方公里,隶属沂水镇。2、扬州东关街。扬州城里最具
 沂水镇东关街。位于沂水县城中心,系沂水县城较为繁华的商业街。辖区面积0.43平方公里,隶属沂水镇。2、扬州东关街。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东关街人素有革命爱国传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直接参军参战的青年就有30余人。 其中袁玉明、王俊修等6人英勇牺牲。抬担架,送军粮,随军转战南北的有上千人次。
景点类型:城市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水镇
 
1、沂水镇东关街。位于沂水县城中心,系沂水县城较为繁华的商业街。辖区面积0.43平方公里,隶属沂水镇。2、扬州东关街。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东关街位于沂水县城中心,东倚长虹岭和东(营)红(花埠)公路,与雪山风景区相望,西邻南关、城里街,南与回民街、新村街穿插交错,北接北关街南端,系沂水县城
东关街
东关街
较为繁华的商业街。辖区面积0.43平方公里,隶属沂水镇。境内,街道纵横交错,楼房鳞次栉比,县属银行、邮电、医院、书店、学校、体育广场、文化广场以及数百家国营和私营名牌商号,皆在其中,是投资办企业的黄金地段。
2000年,全街共有378户居民,总人口10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现有李、王、张、高、刘、孙、杨、陈、桑、郭、胡、孔、袁、赵、武、于、牛、卢、田、安、姜、吕、穆、乔、朱、庄、宋、柴、康、贾、徐、葛、韩、惠、解、褚、潘、谭、肖、周等40余个姓氏,均系汉族。
东关街人素有革命爱国传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直接参军参战的青年就有30余人。 其中袁玉明、王俊修等6人英勇牺牲。抬担架,送军粮,随军转战南北的有上千人次。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关街人依靠政策,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建筑、翻砂、液压机械、布鞋、食品和服装、餐饮服务等,象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1995年,仅布鞋制作就达到108家。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有的还远销英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和香港,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县的布鞋业发展,成为沂水的一大特色。东关街是沂水镇经济十强村街之一。200 0年,东关街经济总收入3.1亿元, 人均纯收入3802元。1985年,东关街团支部被授予“省级青年之家”称号,1987年,东关街妇代会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妇代会”称号,1988年,东关街民兵组织被沂水县政府授予“民兵先进单位”称号,1995年,中共沂水县委、沂水县人民政府授予东关街“经济收入超亿元单位”称号。同年,党员之家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党员活动室”称号,1996年,中共沂水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东关街“小康村”称号,1997年又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来东关街视察布鞋生产,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沂水镇东关街大事记
1900年春,昌邑红炉翻砂技工李西福迁住东关街,在城壕汪边开创沂水翻砂业,模制小农具。此为东关街工业之始。
1914年秋,章丘县孟纪臻来东关街开设“广盛”号,经营酱园、
东关街
东关街
药铺、钱庄,以及洋广杂货,为沂城东关街首家大商号。
1922年4月17日, 沂水县城发生特大火灾,三日未息,东关街居民住房及沿街商号无一幸免。
1927年5月, 居民孙固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东关街第一个中共党员,后成为首届中共沂水县委委员。
1928年8月,沂水遭受严重蝗灾,东关街蝗虫遮天盖地,树枝压断,树叶吃光。
1930年秋,郑作衡、穆志平分别在东关街开设同兴丝厂和聚丰丝厂。
1931年5月, 扈梅僧在县城东关街贷款开办振泰华服装厂和振泰华面粉厂。沂水首次使用机器加工面粉。
1938年2月21日, 日本侵略军第一次侵入沂水城。东关街部分居民及大部商号纷纷迁往乡间,县城沦陷。
1944年8月17日,沂水县城解放,八路军进驻沂城。
1946年春,沂中县青年文化补习学校(今沂水县实验小学前身)在东关街柴家巷子创办,学生2班80人。
是年10月,东关街成立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组长李志杰。
1947年7月10日, 国民党新编第九师二二八团占据沂水县城。东关街干群大部转移。翌年3月,国民党驻军南撤。
1948年5月,进步青年纷纷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2月, 首批农业互助组成立。第一组组长高玉华,第二组组长王玉和,两组共计30余户。
1953年春,成立联盟初级农业合作社。主任李志杰,会计李守治。
是年春,居民王洪烈集资1000元经营友联铅印局,开创沂水活字印刷业。
1956年1月,约有30余工商人员分别过渡到国营、工商联、供销社等单位。
是年4月, 联合前小河、后小河、北关、城里、南关六村街成立高级农业社--灯塔合作社。主任李志杰,副主任丁树仁。
1958年8月, 在“大跃进”的口号下,东关街居民开始参与大炼钢铁,出工上百人次参加县办炼铁。建公共食堂6处。
1967年8月,成立村级革命委员会。主任王俊卿、副主任王世法。
1969年1月,恢复党支部。王俊卿任支部书记。
是年7月,东关、新村、联增(今回民街) 三村街联合办起东关联
东关街
东关街
办中学。由三村街组成的贫管会管理学校。
1979年,集体经济收入9.48万元。
1981年11月,王俊卿调城关办事处工作,李新文任党支部书记,葛庆祥、刘庆桂任党支部副书记。卢传信、李志杰为党支部委员。
是年,投资17余万元在中心路段(今邮电局南) 建综合商业楼--悦宾楼。翌年4月开始营业。
1982年秋,投资6万余元在悦宾楼南侧建锯木厂,当年投产。
1983年春,集体投资27万元,在东皋山下(今新华书店家属院)建成东关街办公楼。
1984年9月,居民郭凤兰被选为沂水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3月, 东关居委会申请县科委星火计划,投资50余万元在沂博路建成新兴食品厂。
10月,又投资15万元在沂新路西侧东关街地段兴建东关铁管厂。李光森任厂长,王树信任副厂长。
是年,东关街被中共沂水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县级“文明单位”。
1986年4月,居委会发动企业大户集资3万余元兴办东关幼儿园。
是年7月,中共临沂地委书记刘明祖视察东关铁管厂。
是年,东关街团支部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团支部”称号。
1987年6月,东关居民1539人由农业户口转为山东省地方城镇居民户口。
是年,妇代会被省妇联授予“先进妇代会”称号。
1988年10月,东关街被临沂地区授予“全区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5年10月,郭凤兰被选为临沂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4年,人均收入超千元。
是年,省委副书记李文全、韩喜凯,副省长张瑞凤先后来沂水视察,并视察了东关街的布鞋企业。
是年,国家民委组织的“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团”考察了东关布鞋一条街。
1995年秋,投资170余万元购买先进设备将东关铁管厂迁址沂博路,占地30余亩。
是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东关街党员之家“先进党员活动室”称号。
是年,私营个体鞋厂大发展,年底达到108家。
是年,郭凤兰被推荐为“山东省百佳文明市民”。
1996年2月,中共沂水镇委、镇人民政府授予东关街“经济建设十强村”称号。
是年4月,东关街被授予“临沂市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专业村”称
东关街
东关街
号。
是年5月,沂水镇召开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郭凤兰、王桂玲当选为沂水镇工商业联合会(商会)副会长。
是年,党支部书记李新文带头,在莒沂路创建东关布鞋城。一期工程占地8.5亩,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
1997年1月, 沂水镇由百家制鞋企业组建成立沂水布鞋集团公司。郭凤兰、陈润田、王桂玲被选为副总经理。
是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东关布鞋工业区。
是年,山东省副省长吴爱英视察布鞋工业区。
是年,中共沂水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东关街“美在农家明星村”称号。
是年,居委会投资70余万元建兴华鞋厂。
1999年11月,党支部书记李新文、居委会主任李新江、党支部委员桑启修退休。党员大会选举李新泉任党支部书记,高仲明为党支部副书记,王树信为党支部委员。至此,全街中共党员52人。
2000年5月, 刘庆桂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计划生育专职主任”称号。
是年,东关街积极参与旧城改造,拆迁旧房118间,新建楼房1.1万平方米。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49年前, 东关街粮食亩产不足60公斤。1952年2月,街道党支部发动了30余户,首建两个互助组。1954年又成立了东关联盟初级农业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四、六”分红。当年粮食亩产达到250公斤。1956年4月,由东关、北关、南关、城里、前小河、后小河六个村街联合组成了高级农业社--灯塔农业合作社。主任李志杰,副主任丁树仁。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一体化,按劳分配的体制。是年,粮食亩产达到350公斤, 东关街农业纯收入达到4.63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东关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居民生产积极性。同时选用优良品种 (主要是小麦、玉米、地瓜),推广科学种田。1983年粮食亩产达到750公斤。1987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关街居民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适龄男女青年大部安置于工商业,土地大部用于扩建城镇和兴办企业。农业收入逐渐减少。
第二产业
工业:1949年前,除扈梅僧兴办的面粉加工厂使用小型机械外,其他酿酒、榨油、白铁、翻砂以及小红炉等,均系传统手工业。1952年,东关街首先办起翻砂厂。1953年,又
东关街
东关街
办起石灰窑厂。1978年,全街工副业收入达到32.47万元。1982年,东关锯木厂建成投产。1983年10月,又建成东关汽车大修厂。1985年,东关居委会充分利用传统翻砂工艺技术,在组织赴外地参观学习的基础上,购买机器,创建了东关铁管厂。同年又投资50余万元兴建东关新兴食品厂。从1986年始,东关街私营鞋厂也陆续兴建投产。 1995年,东关居委会投资170余万元,更新铁管厂设备,并迁址沂博路。至年底,全街集体办厂5个,个体私营布鞋厂108家。2000年,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11万元,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利税876万元。鞋业产品有普通布鞋、硫化布鞋、 旅游鞋、休闲鞋、布凉鞋、布拖鞋、将军靴、童鞋等,形成了6大系列60余个花色品种。
建筑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关街建筑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有李玉来、杜继奎、王清江、牛玉军、李玉修等人相继组建建筑队。县邮电办公楼、老干局、档案局、博物馆以及沿街许多商业楼房,皆由这些建筑队承包建成。从业人员达到400余人,年平均利税340万元。
第三产业
1949年前,东关街商业多系外地商人来沂水投资兴办。1948年,东关街集体创办生产合作社, 经营饭店、旅馆、日用百货等。1949年,转入城关供销社。1956年, 成立六村街联合办起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农工商一体化,东关街除少数个体商贩外,没有自己独立的商业。1981年12月,东关队委会投资17余万在东关街中心路段县邮电局南建起综合商店--悦宾楼,经营饭店、旅馆、布匹、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 年利润20余万元。1984年5月,又在沂新路西侧东关地段新建饭店。1987年春,由郭凤兰、陈桂田、王桂玲等人搞起了成衣专卖,1989年,全街成衣专卖有60余户。这对东关居民搞私营商业走富裕之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布匹、装饰、照相、烟酒糖茶、日用百货、饮食服务等行业日益繁荣,或单立商号门市,或逢集设摊,活跃于沂城各个市场。
特色企业
东关布鞋闻名全国,中央电视台在1997年春节除夕夜《新闻联播》中作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信息报》、《大众日报》等许多新闻媒体作了介绍。1987年秋,东关居民郭凤兰和王桂玲带头,先后有21家,从成衣专卖转产简易布鞋,主要采用冷粘工艺,产品大量销往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1990年,引进了龙口棉鞋制作工艺,布鞋花色品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95年布鞋企业发展到108家。 是年下半年,王桂芳、陈维池等10余家布鞋厂,先后改用硫化工艺。布鞋质量档次得到了提高。为了改善布鞋企业环境,提高布鞋企业的规模、 档
东关街
东关街
次, 1996年春, 沂水镇党委、 政府在南环路东端建设了布鞋城,占地13.33公顷, 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促进了集约化经营。至2000年,全街有较大规模布鞋厂家54户, 固定资产达到2324万元。年产单棉布鞋110余万双,凉鞋、棉拖80余万双,产值达到5890余万元。布鞋企业从业人员近万人。每年动用周边农村辅助劳力(沿底、上绳等) 2.5万个。同时布鞋企业还带动了印刷、纸箱、纺织、线绳、橡胶以及运输、饮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东关布鞋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90年代以来,省领导吴官正、韩喜凯、李文全、吴爱英、张瑞凤、王玉玺先后来东关街视察布鞋企业。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东关街由于地处县城中心, 文教科技多依附于县办事业。 1946年春,“沂中县青年文化补习学校”在东关街柴家巷子建立。东关街有10余名青少年参加学习。当年学校改称“沂中县东关完全小学”。东关街续增65名少儿入学。1949年,沂水县人民政府以10万斤小米为资,在东关街东会馆旧址建设新校,易名“沂水县沂城完全小学”。东关街儿童均在此就学,入学率64%。1978年以后入学率上升到100%。初中、高中均按县统一规划,分片入学。到2000年,东关街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6人, 其中研究生3人。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的125人,初中文化程度的316人。文化传统悠久,东关街秧歌队、文艺宣传队,1945年就风行县城。1971年,东关文艺宣传队还出席了临沂地区汇演。1985年,东关始办文化大院。1988年,临沂地区行署授予东关街“先进文化院”称号。1999年,东关老年太极拳剑表演队在县首届老年体育运动会上荣获总分第一名。90年代以来,东关街科技事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首先是布鞋工艺流程,得到不断改进和创新。其次在建筑、锅炉、装饰、电焊、液压油缸等行业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获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达19人。
人民生活与民居建设
1949年前东关街居民生活困苦。除少数外来商人生活稍好外,绝大部分人家是半年糠菜半年粮。其中30%的家庭住的是茅草屋子,有的甚至是屋顶上盖些铺包。当时人
东关街
东关街
们趣称为“尖顶楼”、“铺包市”。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人均粮食达到210斤,人均收入65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280元, 200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802元。2000年,全街居民拥有机动车41部, 摩托车398辆,程控电话352部,移动电话120部,冰箱159台,空调200余台,彩色电视机400余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关街的规划建设已步入了现代化轨道。从1978年至2000年,东关居委会先后在辖区内开通了法制巷、 民生巷、金沟巷、长虹巷、邵家巷5条7~8米宽的街道, 其中邵家巷宽20米。东关街主街道经过两次拓宽,如今已成为长400余米,宽28米的商业大街,沥青路面,并统一安装上现代化路灯,环保设施齐全,两边绿树成荫,楼房鳞次栉比,十分繁华壮观。1987年,东关居委会统一规划,居民新建标准住房1364间,2.93万平方米。进入90年代,东关居委会根据县城建设统一规划,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兴建楼房,力争三年内全部实现楼房化。1998年,全街居民新建楼房1.65万平方米,1999年新建6700平方米,2000年新建1.39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6平方米。
集体福利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居民福利事业逐年有所发展。1973年始,居民户户用上自来水。1986年,建幼儿园,居民的幼儿免费入园。近年来凡考入大学的学生镇政府每人奖励1000元。居民拆迁建楼,居委会给予适当补助,“三提五统”全部由集体负担。1984年,居民住房由村街集体投入保险,1999年全街居民实行医疗保险。对烈军属“五保”户,历年均有补助。80年代以来,街道干部实行退休制。2000年,东关街退休干部月工资最高达360元, 对合作化以来的老生产队长也给予每月30元的补助。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27年5月, 孙固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东关街第一名中共党员。 1944年8月,中共党员于洪喜从部队转业回家,以民兵指导员的身份在群众中活动。1946年10月,东关街成立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组长李志杰,成员赵林清、桑秀杰。当时,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党组织把“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作为工作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把土改、生产、支前作为工作中心。因此,东关街一些土改积极分子和支前参军参战的模范,先后被吸收入党。同时,党领导的一些群团组织,青年团、 妇救会、农救会等也相继建立。1948年5月,东关街党支部正式建立,李志杰任党支部书记。 1950年6月,党支部公开,东关街有中共党员11人。是年冬,沂水专署调李志杰到专署建设委员会工作,胡士俊继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六村街联合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调胡士俊去街道办事处工作,李志杰又回东关任支部书记并兼任高级社主任。从1960年始,东关街先后由李玉来、葛庆祥、王俊卿等任党支部书记。期间,李志杰曾分别在胡士俊和李玉来之后,两次再度担任党支部书记。80年代后,党组织要求领导班子知识化、年轻化。1980年11月,李新文任党支部书记,李新江、刘庆桂任副书记,卢传信、王树信、桑启修、高仲明任党支部委员。1999年春,丁长顺由镇办企业花岗岩厂调回东关街任党支部副书记。是年秋,李新文、李新江、桑启修退休。李新泉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高仲明为副书记,王树信为委员。全街共有中共党员52人。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44年,沂水县城解放后,东关街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成立了村级人民政权。选举王录林为街长,胡士俊为副街长。财粮助理赵来玉,文书陈砚伦,农救会长王玉和,妇救会长赵林清,青年团长兼民兵队长卢永祥。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村政权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6年,六村街联合建立灯塔高级农业社。 街长改称生产大队长,文书改称会计,下设6个生产队。1961年,“土地还家”,村街设立队委会,大队长由王录林担任,会计李守治。另有治保主任、贫协主任等职,共同组成大队委员会,负责全街行政事宜。1967年,东关街成立革命委员会,王俊卿任革委会主任,王世法任副主任。1978年,恢复大队委员会。1984年,建立居民委员会。队委会和居委会主任先后由李新文、丁长顺、李光森、 李新江等担任。1998年8月,李新泉当选为居委会主任,高仲明兼任副主任,陈维池任调解主任, 刘庆桂任妇代会主任。共设3个居民小组。东关居委会先后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沂水镇委、镇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经济建设十强村街”等荣誉称号。1996年被授予临沂市“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专业村”称号。
先进人物简介
李新文
1940年10月21日生, 初中文化,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关街大队会计、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等职。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带领东关
李新文
李新文
街居民走企业强村富民的路子,先后建起东关锯木厂、新兴食品厂、东关铁管厂、兴华鞋厂等村办企业。同时还兴建了东关综合商店悦宾楼。为发展私营企业,他在就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积极制定符合国家要求的优惠政策,扶持个体私营企业上马,并亲自联合部分布鞋厂家新建布鞋工业区,布鞋企业一下子发展到上百家。使东关街获得了临沂市“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专业村”称号。他以“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工作,身先士卒使东关街在两个文明建设、村级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共青团、民兵、妇联、党建等各个方面,连年受到省、市、县和沂水镇委、镇政府的表彰。1999年,全街经济总收入达到2.51亿元,人均收入3600元。1999年11月退休后,他仍然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村街发展作贡献。他说:“我职务上退了休,共产党员的义务不能退休,还要为街道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郭凤兰
女,1942年11月27日生,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沂水县兴华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县个体劳协副会长,市个体劳协常务理事,省个体劳协理事,镇、县、市人大代表。她面对市场定位,搞好企业建设。1978年,她瞅准市场布鞋出现空档的时机,办起了沂水县第一家私营布鞋厂,并积极搞好企业管理,加强产品开发,努力增加花色品种,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布鞋质量。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黑龙江、浙江、 内蒙古等地, 并出口俄罗斯。至2000年底,兴华鞋业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职工150人,拥有配套成龙的机械设备70余台(套),达到日产布鞋6000双的规模。
多年来,她无偿帮助周围群众的原材料和资金累计近20万元。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沂水县布鞋生产厂家已发展到252家,年产各类布鞋1亿双,成为远近闻名的“布鞋城”。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救助贫困。90年代以来,她每年为教育捐款数额都在千元以上。她为交不起学费的大学生刘立志交了3000元学费,并承担了他在校期间的全部费用。1998年,江浙发生水灾,郭凤兰捐献布鞋20箱、现金3000元,支援抗洪救灾。她还在企业安置驻军家属20多人,每年“八一”建军节,她都亲自送给驻军多箱布鞋及其他礼品慰问部队。被誉为“新时期的拥军模范”、当代“沂蒙红嫂”。
她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女状元” 、 省“三八红旗手”、全省“百佳市民”、“临沂市劳动模范”、“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中央、省、市报刊、电视台也多次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王桂玲
女, 1951年1月10日生,沂水县城东关街人,高中文化,县著名私营企业家。历任沂水县东风实业有限公司经理、临沂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市私营企业家协会理事、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副会长等职。1988年,在布鞋市场看好的情况下, 她抓住机遇,赢得了市场,自筹资金2万元,创建了东风布鞋厂。后来该厂发展成为拥有配套成龙的制鞋设备65台,固定资产250万元,从业人员92人,日产布鞋2000余双的大型布鞋企业。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她利用自己办厂早、有经验、技术熟练的优势,先后为20余家新上布鞋户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原材物料、培训工人、机械调试等方面的服务。她曾为慕名而来濒临倒闭的陵县鞋厂传授经验,培训管理人员,使该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中共陵县县委领导亲自送来了题有“沂蒙精神再现风彩, 沂水鞋王品格高尚”的锦匾。为支持街办企业发展,她带头集资7.5万元,为支持教育事业她先后集资5000余元。几年来捐助各项社会福利事业,累计集资3万余元。
王桂玲先后荣获临沂市“统一战线为经济服务先进个人”、“县十大杰出女性”、省“三八红旗手”、省“双学双比女能手”等荣誉称号。
刘庆桂
女,中共党员,现任东关街计划生育专职主任。她自1971年走上街道计划生育工作岗位以来,凭着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热爱与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掌握政策,任劳任怨、 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本街乃至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000年,她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计生委专职主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沂水镇东关街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